《“双减”背景下区域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申报书
课题申报书
发布时间:2023/11/28 10:01:04 作者:李晖 浏览量:2530次
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备案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双减”背景下区域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实施的实践研究
研究方向:
课题主持人: 李晖
所在单位: 常州市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
报日期: 2023.9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二一年一月制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一式两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钟楼区紫荆西路6号315室、317室
邮编:213000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姓 名(1)李晖性 别男民 族汉出生年月1977年 4 月行政职务教科室主任专业技术职称中小学一级研究专长实践研究最后学历 本科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常州市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手机(必填)13706146090E-mail(必填)mlxxlee@sina.com 姓 名(2)杭静性 别女民 族汉出生年月1986年 12 月行政职务 专业技术职称中小学一级研究专长实践研究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手机(必填) 13511660782E-mail(必填)muyi0122@163.com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姓 名工 作 单 位专业技术职称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潘菊平华罗庚实验小学滨湖分校中学高级实践研究理论指导 教学研究褚 壮金坛区西城实验小学中小学一级实践研究教学研究陈梦瑶金坛区段玉裁小学中小学二级实践研究活动策划 后勤保障周铮鑫段玉裁实验学校城西分校中小学二级实践研究教学研究 宣传报道朱 娣金坛区白塔小学中小学二级实践研究教学研究 宣传报道许兆越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中小学二级实践研究教学研究 宣传报道郑思佳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中小学二级实践研究教学研究 宣传报道贺钦钰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中小学二级实践研究教学研究 宣传报道卢梦婷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中小学二级实践研究教学研究 宣传报道张书珩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中小学二级实践研究教学研究 宣传报道课题主持人“十三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 ||||||
课 题 | 课题名称 | 立项部门 | 立项时间 | 任务分工 | 完成情况 | |
《基于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 | 金坛区 | 2016.5 | 主持人 | 顺利结题 |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区域特产文化资源整合探索及教学实践的研究》 | 金坛区 | 2016.6 | 主持人 | 顺利结题 | ||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或出版时间 | |||
《聚焦体验立足实际指导研究》 |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 2020.6 | ||||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研究》 | 《现代教育报》 | 2012.4 | ||||
《尊重真实的失败体验》 | 《读写算》 | 2013(第45期) | ||||
《找准定位服务学生》 | 《读写算》 | 2012.(第28期) | ||||
《让学生遇见最好的研究活动》 | 《新课程》 | 2018(第32期) | ||||
《在项目化学习中提升实践能力》 | 《教学与研究》 | 2021.06 | ||||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双减”政策: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项目化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区域: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在此,专指我常州市金坛区。 课程实施:指针对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在内容选择、课堂指导、学生评价、指导效果评定等方面采用的手段与方法。 “双减”政策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学生更好的利用在校时间,整合学校、社区、家庭资源,通过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并在我区区域内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实施,遵循《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与省编《劳动》教材、区域综合实践活动学材相结合、学校校本实施学材,依托课程资源的整合,师资力量的整合,区域资源的整合,引导学生开展主题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体验研究,并尝试本区域内推广与实践。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国外研究: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简称PBL)源自于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倡导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由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发展出来,是一种区别于围绕传统“三中心”开展班级授课制教学的新型教育模式。 项目式学习不仅在英、美、日、法等西方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在稳步发展当中。其中诸多国家都已经形成了从初中、高中到高等教育院校等能够相互衔接的课程系列。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PBL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流程到底如何,也值得探索。 国内研究现状:项目式学习最开始引入我国时,强调以“构想、验证、完善、制造出某种东西”,作为项目研究的成果。随着PBL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学流程也不断完善。在国内项目式学习已经有近10年的研究,尤其在近5年内有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以及上海教育科学院夏雪梅老师领衔指导的项目化学习研究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一定意义上其强调的学科项目整合,对新课程实施以及实践活动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效应。 实践意义: 1.为课堂注入新活力 项目式学习和技术应用为主动式学习注入新的活力,将真实情境和技术引入课程当中,它鼓励学生进行批判式思考、独立工作、展示运用所需技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2.激励学生兴趣,提升学习价值 学生们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执行任务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项目的参与者、协调者和责任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更有激情和动力,积极的参与到项目中去,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3.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基于项目形式对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教育,鼓励其探索现实世界,掌握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技能,并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鼓励学生实践体验 让学生们大胆实践,不惧挑战和犯错,错误中发现问题,学习知识,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通过项目运作来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5.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实施内容,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 6.课堂实践研究建立大活动观,在现有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上,要加强拓展与外延,建立全课程观,树立课程整合的互惠理念,引导学生运用各科知识进行实践研究,彰显综合的特色。 | ||||
(三)研究目标 | ||||
1.进一步解放孩子,克服书本和课堂教学时空的局限,为学生探究、理解各种新的社会问题提供更多的机会,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 2.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项目化课程实施体系,推动课程在本区域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效实施。 3.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课程实施能力的教师,引领本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任课教师进一步向专业化发展。 | ||||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 ||||
1.项目化学习区域主题开发的实践研究 2.项目化学习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3.依托课程进行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4.项目化学习区域实施评价的研究 | ||||
(五)研究方法 | ||||
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收集国内外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专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整个课题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资料积累和外部借鉴。 2.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通过调查法和访谈法,搜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各种信息与数据。 3.观察法。对不同学段的孩子有明确的观察目标,有较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以及合理设计的可控性观察,能获得详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4.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不断修正和调整研究方案,将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 ||||
(六)实施步骤 | ||||
本课题为研究周期为三年,可分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2023年6月—2023年8月)课题准备阶段。 阶段目标内容: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学习最新研究成果,为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资料积累和外部借鉴;建立研究子项目,分别研讨指导;确定每个子项目的研究方案,进行摸底调查,开展前期工作。 第二阶段:(2023年9月—2024年12月)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阶段目标内容:以立足学生项目式学习能力的发展,针对各子项开展相应的课堂实践与研讨工作。定期组织各子项目开展研讨交流,每年一次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2025年1月—2026年9月)课题深化研究阶段。 阶段目标内容:在各子项目基本完成研究任务并形成相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根据研究情况在理论和实际操作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2026年9月—2026年10月)课题结题阶段。 阶段目标内容: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课题,推出成果。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建立区域项目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资源,构建由区教师发展中心、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推进组以及骨干学校等多种组织参与的课程实施实践网络。整合区域课程实施骨干教师与个学校骨干教师力量,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研讨交流、实践探究,突破课程实施的瓶颈,使课程建设工作稳步走向深入。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原先区域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以建立在课堂小情境教学的形式下的主题探究,向项目化大课题研究拓展,可结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之要求,加强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方面能力,注重“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关键要素的区域化实践,逐步形成课程实践范例。 3.依托课程进行跨学科课程整合,推进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两种及以上学科的观念与方法,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抓手,进而催生跨学科思维的一种课程范式。从“目的——手段”维度出发,以获得项目化思维为目的,以跨学科观念和方法为手段,以解决真实问题为中介,建立项目化学习思维为取向的课程理念,探索实践综合探究性质的课程形态。 4.本课题的有效研究,对于课题组成员以及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教师而言,同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区前一阶段课程实施教师近年来出现从课程中转岗、流失较多,很多学校由兼职教师和刚上岗的青年教师担任课程的实践指导老师,课题组在实践研究中,进一步加强本课题组老师的理论培训,实践指导,也及时将本课题的实践研究信息及时向我区各学校进行推广与辐射,为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
(八)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责任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教学案例 | 课例集 | 2025年10月 | 李 晖 |
中期报告 | 研究报告 | 2024年9月 | 李 晖 | |
教学论文 | 获奖发表论文 | 2025年10月 | 杭 静 | |
学生研究性成果 | 学生成果 | 2025年10月 | 李 晖 | |
最终成果(限3项) | 课题成员论文获奖或发表 | 论文发表获奖 | 2024年12月 | 杭 静 |
项目学习区域优秀课例 | 课例集 | 2024年12月 | 李 晖 | |
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 课题研究报告 | 2024年12月 | 李 晖 | |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一、主持人和主要成员情况。 在本课题研究之前,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已经在一起磨合了一年多,进行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实施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主要是立足于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项目化实践方面寻求突破。在实践中有了一些体会收获,这为我们下一步进行区域课程项目化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课题主持人李晖同志为金坛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带头人,有丰富的课程实施经验,主持与参与过省、市、区级多个课题的研究;潘菊平、周芳、耿飞等成员曾参与过多项课题的研究,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获奖或发表,参与省、市、区级各类比赛均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课题组其他成员都是我区各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骨干教师,他们中的有的还承担过校级子课题的研究,为本课题的扎实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研究基础。 (一)资料准备方面: 1.万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目标分解与表现评价,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第17期 2.夏雪梅,PBL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1 3.张悦颖,跨学科的项目学习:“4+1”课程实施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2 4.杨四耕. 跨学科课程:课程变革的时代走向[N]. 中国教师报,2021-01-13(006) (二)已有相关成果: 常州市立项课题《基于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的研究工作顺利结题,为我区培养了一批专业素养较高的指导老师,成立了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组,为课程研究走向更加专业打下基础。 三、完成任务保障。 1.本课题聘请的课程专家指导区教师发展中心姚爱祥,从事教科研工作多年,在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管理,可帮助做好课题研究理论的支持与指导。 2.本课题邀请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小组张文华、岳建华等老师,作为课程实践指导老师,在本区两轮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中承担主持和重要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和课堂实践操作经验,具有较强课程开发的与研究能力,可帮助做好课题=实践研究中技术支持。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本区域推广实施以来,已经进行了三轮课题研究,已有一定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课程特色。
|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四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公 章 年 月 日 |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