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
沉浸式思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第23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5 15:23:10 作者:高珊珊 浏览量:

寻华老精神之钥启科技强国之门

      ——沉浸式思政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第23次活动

 

为进一步发扬华罗庚精神,探索沉浸式思政课程资源开发的新路径和新方式,加强校家社等德育队伍建设和特色班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1025日下午,金坛区小学丁飞名班主任(名辅导员)工作室带领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色师生与家长代表来到华罗庚高新区明星企业——信维通讯有限公司,以“寻华老精神之钥,启科技强国之门”为主题,开启了一段奇妙科普的教研学之路。

一、探访中国智造触摸创新脉动

活动伊始,在信维通信讲解员李阿姨的带领下,“红领巾寻访团”怀着好奇与热忱,有序走进企业文化展示区。“这些小巧的组件能应用在 5G 基站、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上?”“研发一款通信产品需要经过多少道测试?”面对精密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通信器件,少先队员们不时驻足观察、踊跃提问。信维通信公司EHS经理蔡留华结合企业发展历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通信技术从2G5G 的迭代升级,详细介绍了信维通信在射频天线、无线充电等领域的创新突破,以及产品在航天、医疗、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孩子们一边认真记录,一边认真观察展品,真切感受到“中国智造”背后的科技力量与工匠精神。当看到展厅 C位那满墙的“专利书”时,所有师生和家长代表为之震惊与敬佩,信维通信公司截止到2025年专利申请数量超过5266项,这是一个企业最强大的“生命力”,更是民族科技发展的强劲动能。

二、解码通信奥秘浸润思政智慧

接着,信维通信的工程师刘芳明带来微讲座《了不起的中国通信》。她以长城烽火台(冷兵器时代“应急通信枢纽”,白天燃狼烟、夜晚点明火接力传递敌情警报)和快马驿站(“古代快递网络”,驿卒传递公文物资,衍生SOS信号代码)阐释古代国防与日常通信智慧,随后介绍近现代通信革新——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打破空间限制、2007年第一代iPhone开启智能手机时代,最后呈现信维通信的现代实力:拥有5266项通信专利,全球布局生产基地与办事处,以消费电子为基础,深耕手机天线、无线充电等核心产品,同时拓展智能汽车、卫星通信等新兴领域,彰显“中国智造”底气。

IMG_5968.JPG区小学丁飞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来自西岗小学的许晶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思政课《走近华罗庚爷爷》。这节课通过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感悟华罗庚精神:以“数学家超级英雄”为切入点,引出家乡名人华罗庚,展示华罗庚纪念馆、华罗庚舰等足迹,激发学生探索其精神密码的兴趣;“追溯过去,感悟精神”是核心环节,通过华罗庚从杂货铺自学成才、腿疾仍坚持钻研的经历,提炼“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品质;结合他推广数学方法助民解惑的事迹,诠释“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通过两度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归国的抉择,凸显“家国情怀”,并拓展其他爱国科学家案例,深化精神认知;接着链接现代科技,介绍信维通信等家乡企业的通信科技成就,将科学家精神与当下发展结合,引导学生以“星星行动卡”制定实践计划,立志传承“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甘为人梯、家国情怀”的科学家精神,争做未来科学之星。

三、践行华老精神,深耕思政活教材

继思政课堂展示后常州日报主任记者赵鹤茂老师的讲座《如何抓好思政育人宣传工作中的生动活教材》引发全场共鸣。拥有30年新闻从业经历的赵老师,结合自己获得省级、国家级新闻奖的30余篇作品案例,分享了思政育人活教材的挖掘与传播技巧。强调,思政育人的素材不在远方,而在身边:学生的一次公益行动、班主任的一句暖心鼓励、校园里的一棵古树、社区里的老党员故事,都能成为打动人心的 活教材他还用自身经历勉励与会教师:好的教育就像好的宣传不是空洞说教,而是要学会用真实的故事传递好中国温度与力量”。

与此同时,区小学丁飞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来自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的潘菊平老师带来《勇攀高峰:带班育人,融入学科创新思维》的专题讲座。潘菊平老师拥有多年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教学经验,跨越4所学校深耕教育实践,聚焦劳动、综合实践、语文、德法思政四大学科,打造了一系列优质班级活动。 黄豆、纸巾与PVC管这些不起眼的物品在她和学生的手中变成了深度学习与研究的素材,民间故事与写作创变这些日常的课堂教学则变成了他们阅读与表达的最佳载体。多年来,她为学生累计汇编了200多万字的班级作文集作为每届学生的毕业礼。她始终践行“想了就做、说了快做”的带班理念,以日常积累与勇敢创新为支撑,将华罗庚精神深度融入带班实践,实现了教育教学与精神传承的有机融合,为班主任从“会”带班到“慧”带班的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可供操作的实践范本。

四、凝聚育人力量,共绘思政蓝图

区小学丁飞名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丁飞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全面梳理与深度点评。他认为,许晶老师经多次磨课、修改文稿,能较精准把握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状态。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结合信维通信研学的真实场景,将华罗庚精神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成长故事与中国“卡脖子”技术的突破,激发学生的强国信念与高度责任感。同时,他建议小学阶段的思政课要突出“家国情怀”这一核心,要充分还原老科学家当时艰苦创业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前学业评价单的指导下深刻了解后再进行授课,以突破“科学家精神难授课”的问题。同时,他勉励全体成员:工作室历时2年,走过20个金坛本土包括红色基地、高新企业、文化场馆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地方,已逐渐形成“一地一课一研”的工作室教研学模式,为金坛的教育品牌“行走的金课堂”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素材与课例,深受师生家长的喜爱,希望全体成员再接再厉,在发展自己专业的同时,站位要更高、实践要更踏实、成绩要更显著。

五、传承科学精神,勇担强国使命

傍晚时分,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中国智造的魅力,为班主任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让大家深刻领悟了华罗庚先生的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为接下来的思政育人与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实践范式。

区丁飞名班主任工作室始终致力于探索思政育人新模式,未来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精神传承落地生根,让科技梦想扬帆起航,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IMG_5859.JPGIMG_5950.JPG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金坛区东城实验小学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丰田路 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南京裕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06023074号